社群打造需要哪些要素?

来源: 运营指南 运营资讯


社群是什么呢?社群简单认为就是一个群,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现形式。 


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关系链,不仅只是拉一个群而是基于一个点、需求和爱好将大家聚合在一起。


而是要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;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、持续的互动关系;成员间分工协作,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,我们认为这样的群就是社群。


生活中的社群现状

提到社群似乎我们人人都有发言权,不同主题的群以不同的形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。


这些群的影响大小不一,有一些刚加入的时候很热闹,等“三分钟热度”以后,话题就变少了,活跃的气氛也消失了,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无聊和沉默;然而另一些却有源源不断的话题,在更新迭代中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。


为什么有些群活不过“明天”,有些群却能生生不息呢?这背后的底层逻辑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

社群打造的几大要素有哪些?


01
仪式感

创造仪式感的目的是为了“精神上的融入”。在社群中我们一样需要创造仪式感。例如,最常见的创造仪式感的方式有:修改群名片+自我介绍+爆照/红包等手段。


02
纪律感

国家要实现有序,采取的是国家机器手段控制;

军队要实现有序,采用的是命令和纪律进行控制;

企业要实现有序,利用的是一套组织行为学进行控制,具体来说,就是薪酬,绩效,股权等等。

同样社群也要有规矩,因为不以规矩,无以成方圆。


03
组织感

组织感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“话题价值”,用户们之所以留在社群主要是因为内容有价值。

因此,社群需要筛选和组织优质的话题,并干预和阻止那些零散、恶劣、过于娱乐性、跟社群“指向性”无关的话题。


组织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“领袖价值”,新用户加入社群的目的也可能是为了“有价值的人”。

因此,组织者介绍群内KOL 的身份以及引导KOL的表达也是不容忽视的。


04
参与感

提到参与感,目的就是让大家参与讨论,实现自我存在感。

因此,在话题的选择上要更“普适”一些,即话题的参与门槛低。


05
归属感

我们每个人多少会对学校有归属感,正是因为学校给了我们仪式感(在开学的时候有开学典礼,毕业的时候有毕业典礼)给了我们组织感(班级里有老师、有班干部、有校规、班规)给了我们参与感(批改我们的作业、让我们竞选班干部、参加校运动会等活动)才让我们有了对学校的归属感。


其中,仪式感、组织感、参与感是获得归属感的必要条件。换句话说,归属感是实现仪式感、组织感、参与感的必然结果。



当然,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组织的集体成就是否够强,足够强,就会给社群里的人带来强大的归属感。在社群运营的时候能够让群成员有这几种感受,基本上算是一个成型的社群,对后期社群引导变形实现更大价值奠定基础。



描下方二维码

添加运营指南官方增长官微信

了解更多社群运营知识哦~


运营指南官网文章.png